Redhat高级服务器4版发布于2005年早期,只有4碟大约2.0G的容量。但是2005年10月推出的支持64位处理器的Update2版本则有5张安装CD+1集群CD+1扩展CD+1开发CD,外加64位Application Server的DVD和文档DVD,大约4.5G的容量。Redhat的派生品CenOS 4.3发布于2006年3月,4CD容量。Fedora Core4 4CD容量,但Fedora Core5已经有3G左右的东东打包在一起(DVD版)。
根据网上的评论,一般认为桌面集成度和汉化比较好的是Suse和Mandriva。Suse 10 pro的免费下载版5碟,据说集成了1500个软件包左右。但其正式发布版则为7.9G双层DVD,是32位和64位两个产品打包的。按照Novell官方说法正式版应该集成了4500个左右的软件包。Mandriva2006免费下载版3CD容量,其power pack和power pack+则分别在7CD左右,3个版本各自打包了1800,4000,4500个软件。
Ubuntu Linux 5.10 发布于2005年10月左右,2.8GDVD。仍然没有付费版。适合动手能力较强的Linux玩家使用,这一点类似于早期的大多Linux版本。Debian与其特点相似,然而名气似乎更大一些。
Gentoo Linux,喜欢自己摸索Linux原理的可以选择它,最新发行版2CD。
SlackWare是早期著名的Linux版本,也是我使用过的第一个Linux,最近的情况不太清楚。
其它很多Linux版本如Turbo linux,汉化不错,更新较慢。众多本土厂商的产品如中软,红旗,蓝点,新华等等在中文化方面或许稍有优势,但是名气不大并且也没有突出的特点。
事实上不同品牌都会提供一组定位不同的包装供用户选择,具体产品信息以官方主页上的说明为准。某些产品自己从未安装过,但是不论商人们如何宣传,各个发行版在功能和性能上并不会有本质上的区别,再说作为自由软件,各种软件包可以非常容易的从网上得到。阻碍Linux普及的主要问题依然是用户友好程度和应用软件数量,因而在版本的集成度和易用性上更能反映出不同品牌发行版的差距。这几天尝试安装了FC4/Suse 10 专业版/Mandriva2006(free版),最后选择了Suse 10。FC5的DVD镜象留在硬盘上就不去试了。Suse 10界面华丽,各项设置清晰严谨,运行稳定,功能齐全,并且集成了一些商用软件,相比之下,同样以桌面易用性和集成度为目标的的Mandriva就略显“傻瓜型”了。或许拿Free版的M记Linux和专业版的Suse相比不太公平,无论如何最终是Suse 10占据了我的160G硬盘上的最后5G空间。
昨天在Suse下呆了7个小时,绚丽的桌面和丰富的工具已经让人流连忘返,这还没有算上Unix传统的优势。如果不是现有的Windows和 Linux之间应用软件的鸿沟,全面迁移到Linux或许会成为一种可能吧?
原创文章,作者:苏葳,如需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swmemo.com/121.html